使用蘋果的藍牙鍵盤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這個鍵盤我很喜歡,一來沒有數字鍵與方向鍵所以顯得短小袖珍,二來卻又保持蘋果慣有的精緻與品味。
尤其是那隱藏在右上角的電源燈號,更是一絕!幾次展示給使用 PC 的朋友看,都可以讓他們讚聲連連,說難怪賈伯斯就是賈伯斯,這些小地方足以看出其種種堅持影響下所形成的蘋果 DNA 。
但是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就如同好友同時也是老地方冰果室總編輯老蔡時常告訴我的:「若有十全十美,保證價格不美」。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這鍵盤雖然電量耗得比滑鼠少,但是還是會讓你偶爾就得換電池。尤其是我這種時常敲鍵的人,更有感覺,同樣差不多時間換的電池,同事往往可以用個一個月以上,我呢保證不超過一個月,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多用當然就多耗電囉。但有時候臨時找不到電池,往往為之氣結,真想把鍵盤劈成兩半,或是將之從扔出窗外!
奇怪的是,每次都在最緊要的截稿時刻,就來個沒電,真的是所謂「墨非定律」啊,還屢試不爽。這個時候,要怎麼讓自己保持充分的戰鬥力,就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來自瑞士 mobee 所出品的 The Magic Bar 就是我的救星!
仔細一看,包裝上貼有 2011 Spark:Pro 與 2012 iF 的貼紙,代表獲得這兩個知名獎項的肯定,心中對於 mobee 這個品牌更有信心了。
仔細看了資料後才發現,也的確, mobee 雖然是在 2010 年成立,歷史並不悠久,但其產品由於外型與功能的出眾,自推出後就獲得諸多蘋果專業雜誌、網站與工業設計獎項的肯定。
盒子上面還有中文說明,仔細一看,原來這與封面圖案相對照,除了可以為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充電外,也可以給 Magic Trackpad 使用。
打開盒子後,發現 The Magic Bar 還被蓋在一層保護海綿下, mobee 很細心,這樣的感覺真的很棒。
看到了沒?盒蓋內側有圖案呢,原來是 The Magic Bar 使用時的狀態燈號說明。
狀態燈號從上到下分別是:綠燈閃爍的「充電中」、綠燈恆亮的「充飽電」、紅燈閃爍的「有問題」,與紅燈恆亮「等待中」。不用說明書,這樣就大概明瞭了。
掀開海綿後,下面就是 The Magic Bar 。分別是上方的 The Magic Bar 機座,左下方的電池棒,與右下方的 USB 充電線。
把這些組件拿出來看個仔細吧!
The Magic Bar 機座左側邊標有原廠的機型型號與電流使用等資訊。
至於右側邊就沒有標什麼啦,不過還是讓他亮相一下。
The Magic Bar 機座底部有橡膠防滑條,讓整個機座更穩固。
這個部份是 The Magic Bar 機座左側,位於後面的是 USB 介面,用來插入 USB 充電線之用。其上方還有一個黑方塊,其實是沒有亮起的關係,那就是 LED 燈所在。
至於 The Magic Bar 電池棒的部份,就是整個用來取代鍵盤內兩個電池,按照原廠說法,擁有 500 次完整循環充電的電池壽命;就合理的使用時間來計算,應該是很夠用了。
這是電池棒往內塞的那一端:
▉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的好夥伴
The Magic Bar 的使用方法可說很簡單,把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目前的電池槽蓋掀開,然後將兩顆電池拿出,插入 The Magic Bar 電池棒。
由於電池棒本身就有取代原本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電池槽蓋的一端,所以原廠的電池槽蓋得好好收藏起來,預防以後萬一要用,找不到,就麻煩了。
對了,電池棒可以額外多買,所以就可以一個給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另外一個給 Magic Trackpad 使用。只是無法將兩者同時放上 The Magic Bar 充電與使用。
這就是電池棒取代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電池槽蓋的那一端。
至於故意那樣凸出來的設計,就是要插入 The Magic Bar 機座上的充電孔用。
但這可不是說要完全插入到底後才能開始進行充電,其實插到一半,就會開始進行了,因為 The Magic Bar 乃是使用電磁感應方式,不必接觸,只要距離夠近,就可以開始充電。
整個將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與 The Magic Bar 組合後的樣子。
來看一段 mobee 網站上的相關視訊介紹吧,基本上就 cover 了我這文章先前所介紹的部份:
VIDEO
仔細瞧瞧,兩者的鋁金屬外觀在顏色上真的沒有太大的差異,整個從視覺觀感來說, The Magic Bar 的確是與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悄然合為一體。
將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放在 The Magic Bar 機座上的放置槽中,等於多了個墊在下方的架子,當然會比原來的高度要來得高一些,但是由於這 The Magic Bar 機座放置槽厚度並不會太誇張,所以以我實際使用上來說,並沒有感覺墊高多少。
插上 USB 充電線, USB 介面上方的 LED 燈就亮起來了。
最後看看實際使用的情況。請看, The Magic Bar 與我的 Mac mini 相搭配,整個看起來的確如先前所說,視覺上並沒有衝突,整個很搭,加上原本我愛用的 moshi iLynx 擴充介面,三者看起來就像是同一家公司出品的產品。
▉ Magic Trackpad 也能用
看完了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那麼 Magic Trackpad 呢?其實一法通,萬法通,我就算沒有介紹,想必大家也都能想像吧?當然也可以和 The Magic Bar 搭配使用。
當然也就這麼用囉,一樣打開電池槽蓋,拆去原來的電池,改用 The Magic Bar 的電池棒。
把電池棒旋緊,就算是大功告成!
然後把 Magic Trackpad 放到 The Magic Bar 機台上,雖然比起鍵盤短了一截,但當然照樣可以充電。
嘿,怎麼 The Magic Bar 不出個 XL 版本,可以順便讓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串聯 Magic Trackpad ,而且同時還讓兩個都充電呢?
▉ 結語
也由於 The Magic Bar 很小,不會比鍵盤大太多,所以大可不必拿他當成擺在一旁的充電座,要充電時才使用,而是直接將之與鍵盤結合,如我所使用的情形那樣。這樣就可以省下擺設的空間,而且要充電,就隨時可以充電,很方便。
雖然 The Magic Bar 會讓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 Magic Trackpad 墊高一點點,但事實上這一丁點兒的角度變化,並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差異,對於每個人手掌操作方面的施力,相信並不會造成額外的負擔,這陣子我用下來也一兩個月了,的確沒有什麼負面的感覺。
在電力方面,原廠宣稱說在歷經 10 個小時完整充電後,可以撐上 10 天之久,就我這種重度鍵盤使用者所使用的這一兩個月實際使用經驗來看,是如其所說,大概是 9 天到 10 天多左右。一般輕量級鍵盤使用者,應該還可以撐上更久吧!
我覺得 The Magic Bar 以很聰明的方式,同時解決充電與環保的問題,然後在蘋果產品愛用者很要求的視覺方面,也加以注意與特別設計,真的是一個很完美的周邊配件。無論你是使用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還是 Magic Trackpad , The Magic Bar 保證都是個好用又耐看的好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