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 2007 年 5 月 15 日在老地方冰果室發表了這一篇「Google 發布 Google Earth 4.1 (beta) 」新聞,就提到了 SpaceNavigator 這個設備,當時也對 SpaceNavigator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想到沒過多久,老蔡就弄到手了。有這樣酷眩的神兵利器,我自然不會放過囉!立刻就要過來狠狠把玩了大半個月。
所謂的 SpaceNavigator ,是一款 3D 滑鼠,是羅技 (Logitech) 公司旗下的 3Dconnexion 公司所出品。進一步說,其實 SpaceNavigator 是設計給 3D 應用軟體使用的一個 3D 操控與導航設備,但一般不會使用 3D 應用軟體的朋友,其實也可以很輕鬆地享受 SpaceNavigator 所帶來的樂趣,那就是使用 Google Earth 。
其實 3Dconnexion 在這個 3D 操控設備領域深耕得很努力,也推出不少產品,而 SpaceNavigator 是 3Dconnexion 產品中重量較輕盈的一款,在價格上則是最輕盈的。
很多朋友第一個問題可能是那是不是就取代了原本在使用的滑鼠了?答案是否定的。 SpaceNavigator 是一款輔助的導航硬體週邊,就好比在玩遊戲的同時,有些款遊戲若搭配使用搖桿來操作,會顯得更有樂趣。而這 SpaceNavigator 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跟我們一般使用的搖桿不同的是,除了方向的控制還有其他自由度可以控制。
■ 主要特性
第一眼看到 SpaceNavigator ,會聯想到 PowerMate 。畢竟兩者乍看之下極為相似。但外表類似,內容可是大大不同!因為 PowerMate 只是左右旋轉,外加直接將旋鈕往下按壓。而 SpaceNavigator 呢,則可以做的動作多太多了,可以將旋鈕前後左右地推移(代表橫移 pan 鏡頭)、將旋鈕往上拔或往下按壓(代表縮放 zoom )、也可以將旋鈕順逆時針方向來轉動(代表旋轉 rotate)。
整體來說,黝黑的旋鈕外觀與銀灰色的底座,看起來很大方,擺在桌上操作,也覺得有一種「未來感」。換個簡單的辭句,就是屌翻啦!
不過要將 SpaceNavigator 拿起來的時候,感覺像是拿到了一個迷你的啞鈴!因為那銀灰色厚重的底座沈甸甸地真的很重,但這麼一來也有好處,那就是將 SpaceNavigator 放在桌面上使用時,不需要再透過吸盤來固定就可以操控自如。
在旋轉鈕的側邊提供了兩個可設定功能的按鈕,使用者得以自行設定常使用的功能鍵,以方便在導覽的時候執行。
此外, SpaceNavigator 內部擁有六個光學感應器,透過這六個感應器,可以進行平移、翻滾、旋轉、縮放等控制,對於 3D 設計人員或愛好者來說,不用再透過鍵盤與滑鼠對應用程式重複一樣的動作或指令,就可以直接體驗強大的 3D 物件展示與立體環境的舞台。
■ 安裝設定
在 SpaceNavigator 包裝中附上了一片產品的安裝與說明檔案光碟,在簡易的按裝驅動程式與設定程式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了。啊,請容筆者在此提醒一下,安裝了光碟上的程式後,建議去官方網站 的 Support / Driver Downloads 網頁中下載 最新的驅動程式,可以獲得更好的操控效能。
如以下的畫面,正顯示筆者前去下載 Mac 版本的軟體。
安裝驅動軟體後,就可以打開 3Dconnexion 控制面板來看看他有什麼需要設定的。
來,以下方別展現 Mac 與 Windows 兩種版本的畫面:
1. 設備配置 (Device)
使用者可以在此來調整整體的速度,也就是當您在推拉扭這 SpaceNavigator 的時候,需要它連續送出指令的速度,簡單說就是敏感度囉,像我們常使用的鍵盤有重複輸入的速度,而滑鼠也有游標移動速度一樣的意思。
另外也可以設定主要控制縮放的方向,是上下拉、按控制控制器搖桿,或是前後推動。
Mac 版本的「設備配置」畫面…
Windows 版的…
2. 應用程序配置 (Application)
這一頁調整的等於打開哪些方向的控制。
「平移/縮放」這個控制開啟或是關閉,若關閉,那就只能控制旋轉 (傾斜/旋轉/滾動) 這個模組了。當然,若關閉了「傾斜/旋轉/滾動」的話,就只有平移跟縮放可以控制。
主模開啟的話,就是限定平移、縮放或是旋轉限定為一個軸。
倒轉所有軸,這個設定則是將所有的方向顛倒。
Mac 版本的「應用程序配置」畫面…
Windows 版的…
注意:「平移/縮放」與「傾斜/旋轉/滾動」不能同時關閉。
3. 按鈕配置 (Buttons)
在 SpaceNavigator 這款導航器中僅有兩個按鈕可以使用。
Mac 版本的「按鈕配置」畫面…
Windows 版的…
不過透過使用者的自定義 (Custom Functions),則可以設定成自己習慣使用的按鍵控制,所以說 3Dconnexion 還是讓使用者有著相當的使用彈性。
Mac 版本的「自定義」畫面…
Windows 版的…
4. 高級設置 (Advanced)
這個部份則是除了整體的速度,針對每個不一樣的方向一一調整。
Mac 版本的「高級設置」畫面…
Windows 版的…
■ 操作示範
前面講多了顯得硬梆梆的,也無法讓大家想像 SpaceNavigator 實際的操作是什麼情況。 OK ,筆者就拿 Google Earth 來示範,這是一般我們最平常又免費的工具。搭配 SpacNavigator 可說再把它發揮更上一層,爽度真的是百分百。
再來一段展示,這一次請老蔡入鏡,親手示範囉!大家可以看到操作動作與畫面變化之間的關係。
在影片操作過程中,您會發現 SpaceNavigator 跟滑鼠是分開使用的,並不是取代了滑鼠。而其實 3Dconnexion 的系列產品不只支援這 Google Earth 與 Google SketchUp ,也支援像是 3D-Max 、 AutoCAD 、 Maya 、 SolidWorks 、 QuickTime VR 、 Adobe Photoshop CS3…可以參考 3Dconnexion 官網裡頭的 All Supported Applications 。
■ 結語
對於筆者來說, SpaceNavigator 接近 3,800 元台幣價格已經有些不便宜了;如果只拿它來玩 Google Earth ,似乎有些殺雞用牛刀。但相信對於喜歡搶先把玩新鮮玩意的朋友來說,還算合理。筆者以為,對於那些 3D 、動畫等專業人士來說, SpaceNavigator 會是個好入手的優質工具,方便俐落的操作將能大幅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時讓心情也愉悅起來。如果 SpaceNavigator 能夠輕鬆上手,以後再考慮購買 3Dconnexion 所出品的其他更貴但也會更好用的商品。
SpaceNavigator 所支援的應用軟體陸陸續續一直都有在新增,在 Mac OS 與 Linux / Unix 上,也可以操作使用。但是從支援的應用程式列表上看來,整體比例上還是以 Windows 平台為大部分,希望在未來 3Dconnexion 能針對各個平台推出更多支援的應用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