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tari 時期,賈伯斯愛上了大麻,他喜歡聽著古典樂,享受那種飄飄然的感覺,也在同時他也愛上禪學,當年他曾吵著要公司放他長假,好讓他去印度修行;公司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出差到德國去,回程時就可以順道去印度。賈伯斯找了一個朋友柯可,並大方的幫他出機票錢一起前去印度取經,在去印度途中,享受不一樣修行之旅,也算很豐碩。在 NeXT 時期,他的公司顧問團有位日本人,就是禪學大師,賈伯斯對他禮遇有加,也可見得他的禪學的重視與修養。
▉ 創立蘋果
1975 年,賈伯斯在自家車庫想自行創業,於是找了最好的朋友渥茲加入。當時渥茲是惠普的工程師,本來對於公司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起初賈伯斯難以說服他一起創業,甚至還請了渥茲的雙親從旁勸說,但最後渥茲終於還是答應加入蘋果,成為首席的研發人員。另一位的投資者則是馬爾庫拉,曾在 Intel 公司服務過。他們在 1975 年研發出第一台的個人電腦 Apple I ,當年出產時,因經銷商急於出貨,工廠甚至沒有做上蓋,純木製殼;在研發 Apple I 系列時,賈伯斯原本的構想是打造一台用最高級的檜木當外殼的電腦,也算是工藝品,但他身邊的高層主管就力勸他最好不要這樣做,因為會賺不到錢,於是賈伯斯打消了這個念頭。後來各位看到 Apple II 系列全是塑膠外殼,也就是這個原因。
Apple I 主機板目前價值連城,甚至在歐洲的拍賣會上,還標到 10 萬歐元的天價,真的板子買不到,還有別條路走,國外收藏家自製的 clone 板的 Apple I ,自己做上透明的外殼,相當精緻,缺少的是 ROM code 。有個收藏家,甚至寫 mail 給渥茲要 code ,渥茲也很大方,直接就把 code 的資料 mail 給他們,從這點也可見渥茲的隨和的一面。
早期的 Apple I 或 Apple II 有個缺點, RAM 這部分做的不太很好,常會因此當機。當時銷售最大宗的客戶,就是所謂的教育市場,因早年的 RAM 的關係,機器常在給學生使用的同時,每隔 2 - 30 分鐘會當機一次,正好學校一節課的中場休息時間,也就是機器當機的時間,所以學生在機器當機的時候,也就直接休息,正好關機等著上課再開機,也算是趣事一樁。
1976 年蘋果推出 Apple II ,這款主機正式邁入了個人電腦的新時代, RAM 可擴充至 48KB , ROM 內建 BASIC 語言,可供一般大眾學習。設計該機時,賈伯斯也曾有個構想,把所有的類似應用軟體,全燒到 ROM ,給所有使用者學習之用,後來考慮到軟體開發商的市場,因此作罷。
80 年代, Apple II 席捲全世界的電腦浪潮,遠在台灣當然也不例外,有著仿冒王國美譽的台灣,是全世界的仿的最兇的國家之一,賈伯斯曾私下派人來台,看看市場上的狀況,當他知道台灣連帶連遊戲及硬體,一起被抄襲大賣後,簡直氣炸了。在當年的宏碁推出的小教授二號,銷往美國時,賈伯斯曾派人查看,查出機器有本看漫畫學 BASIC ,雖然指令不同,但有其影子存在,遂告海關,整批貨因此扣留,據聞後來也沒要回,應該算充公吧。最近最火紅的 htc ,想想也有點當年宏碁的味道,施振榮當年所主打品牌電腦,這條路是走對的,也因此在後期,所有台灣廠商也因為蘋果不開放架構,轉向 IBM PC ,才有現在的熱絡的 PC 市場。
Apple II 原先賈伯斯的計劃是磁碟機與主機為一條龍模式,全部蘋果自己生產製造,剛開始研發出全高式的磁碟機,但到了後期要開發半高式的磁碟機時,卻發現技術上有無法突破的瓶頸,所以沒辦法就只能找到日本專業的製造商大廠 Alps ,分工生產半高式的磁碟機,這個也算是最早期的 OEM 模式。
在進入 80 年代,蘋果更推出多樣機種, Lisa ,它算是蘋果失敗的作品,賈伯斯以他的私生女命名,該機當年廣告甚至還找了凱文科斯納來拍攝,可見蘋果對該產品的重視,雖然後來它因為銷售過高,所以叫好不叫座。
Apple III 也是,該機是渥茲的構想,主打商業市場,可惜商業市場早已被 IBM 吃的死死的,所以也一樣,售價過高,沒多久就停產了。
一直到 1984 年,蘋果推出劃時代的鉅作 Macintosh ,知名的「1984」廣告則是在世界盃比賽的廣告時間播出,主旨是毀滅藍色巨人 IBM ,因當時 IBM 在 80 年代初期也推出了個人電腦打天下,虎視眈眈,蘋果就以 IBM 為頭號敵人,但初期麥金塔銷售不如預期。 1985 年,賈伯斯在他挖角來的約翰.史考利聯合董事會,把他調到不擅長的部門,賈伯斯因而離開蘋果,並帶著幾位人馬,另創了 NeXT 公司。
▉ 創立 NeXT 與 Pixar
賈伯斯曾在訪問說,離開蘋果這幾年,是他人生最豐富的幾年,在這同時,他經營了 NeXT 與收購喬治盧卡斯的部門,成為皮克斯 Pixar 。賈伯斯當年看到電腦動畫的遠景,本來傳統動畫是純人工,製作費工費時,賈伯斯有鑑於電腦價格逐年下降,遂買下動畫部門,他當時的構想是,利用 NeXT 所推出的電腦,製作 Pixar 公司的動畫片,可惜受限軟、硬體方面開發,未能如願。
皮克斯公司後來製作出了玩具總動員,創造了六億的票房紀錄,連帶的週邊商品也熱賣,但 NeXT 公司,卻是一台電腦都很難賣出,曾經有本 Apple 書這樣形容 NeXT 公司的窘境:當年 NeXT 一年的銷售量,等於蘋果公司 Macintosh 一天的銷售量,可見慘淡情況。 NeXT 賣出的最有名的客戶,就是 Canon 公司的後製系統,算算也是該公司唯一的大客戶吧。
▉ 重回蘋果
在離開蘋果後,蘋果公司陸續換了不少的 CEO ,從約瀚史考利、邁克史賓德勒、吉爾阿梅里奧,都無法挽回頹勢,甚至吉爾都開放授權讓廠商製造所謂的相容機,營運狀況悽滲可見。為挽救公司,董事會想到買下 NeXT 公司,請賈伯斯班師回朝,重掌兵符,董事會開價上億收購 NeXT ,起初賈伯斯還只願意接代理執行長,一直到董事會給他私人飛機及分紅後,他才正式接掌執行長一職。
第一次重回公司,賈伯斯立刻宣佈微軟投資上億元,發展 Mac 版的 Office 系列,間接的微軟與蘋果的圖形介面官司宣告和解,雖然這項舉動讓所有台下的支持者臉都綠了,但聰明的賈伯斯立刻安撫群眾,為了公司長遠發展,我們就拿這筆錢吧。
事實證明,所言不假,賈伯斯回公司後,發表他的秘密武器 -- iMac 系列,全系列以筆電硬體架構為基礎,全透明走光造型,立刻在全世界造成轟動,全球暢銷百萬台,雖然下一個發表的 Mac cube 系列,銷售其慘無比,並造成股票大跌,但絲毫不影響賈伯斯及蘋果公司的營運。